本报讯(记者 刘灵雁 陈书窗)眼下正是青大豆成熟的季节,何家乡的田间地头与农家院落里一派丰收忙碌景象。
在三朋农场的青大豆种植基地内,村民们穿梭在翠绿的豆田间,熟练地采摘着饱满的青大豆荚。“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,销路不愁,目前这些豆子基本上都被预定完了,主要销往杭州、南京、长沙、深圳等城市。”农场负责人蒋三朋介绍,基地种植的青大豆品种多为“六月胖”,年种植面积达150余亩,每亩产量约700公斤。
在黄冈村的一处院落里,邻里乡亲围坐在一起,一边拉着家常,一边麻利地剥着豆荚。“一天能挣30多块钱,挺好的,在家门口干活还能照顾到家里。”黄冈村村民汪林珠笑着说。这样的剥豆场景在何家乡随处可见,而这都得益于当地打造的“定阳豆”共富工坊。
青豆是何家乡的特色产业。近年来,该乡聚焦“扩中”“提低”目标,探索“村集体+企业+示范基地+低收入农户”的共富路径,以双安村、江源村、黄冈村为核心区,打造了36个“定阳豆”共富工坊,带动本地及周边乡镇村庄2000余人就业。其中,低收入群体占比近三成,有效地提升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。
“下一步我们计划打造冷链物流体系,加快青大豆出村进城。”何家乡党委委员、副乡长洪旭杰说。